您好,欢迎访问RTO、RCO、RTO焚烧炉专业制造商-无锡泽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违反排污许可条例的23种常见情况

发布时间:2023-08-21 08:20:00 点击:

RTO焚烧炉RTORCO专业生成厂家无锡泽川环境2023年8月21日讯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于去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排污单位开始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排污单位领取国家排污许可证,只是合法排污的开始,如果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企业将会承担严重后果。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最常见的违反排污许可条例情况有哪些?其中也含有不少涉VOCs排放的合规性问题,下面为您科普科普:

RTO,RCO,RTO焚烧炉,蓄热式焚烧炉





企业违反排污许可条例的23种常见情况




01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二条 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02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

或者延续申请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四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排污单位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于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审批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延续并书面说明理由。


排污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审批部门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二)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


03

被依法撤销、注销、吊销排污许可证后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


(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没收相关证件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排污许可证。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三)被依法撤销、注销、吊销排污许可证后排放污染物;


04

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五条 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一)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


(二)生产经营场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发生变化;


(三)污染物排放口数量或者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增加。


第十六条 排污单位适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变更的,审批部门可以依法对排污许可证相应事项进行变更。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四)依法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05

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三条 排污许可证应当记载下列信息:(五)污染物排放种类、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等;


第十七条 排污许可证是对排污单位进行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要依据。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


06

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违规责任:

《环境保护法(2014)》  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四条 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本条例规定予以处罚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处以拘留:


(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2015)》第五条 排污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2014)》第五条《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  规定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是指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暗管是指通过隐蔽的方式达到规避监管目的而设置的排污管道,包括埋入地下的水泥管、瓷管、塑料管等,以及地上的临时排污管道;


渗井、渗坑是指无防渗漏措施或起不到防渗作用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坑、池、塘、井和沟、渠等;

灌注是指通过高压深井向地下排放污染物。


第六条《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 规定的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是指篡改、伪造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手工及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数据,包括以下情形:


(一)违反国家规定,对污染源监控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或者对污染源监控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造成污染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二)破坏、损毁监控仪器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及其它监控设施的,以及破坏、损毁监控设施采样管线,破坏、损毁监控仪器、仪表的;


(三)稀释排放的污染物故意干扰监测数据的;


(四)其他致使监测、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形。


第七条《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  规定的通过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包括以下情形:


(一)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过处理设施,直接排放的;


(二)非紧急情况下开启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急排放阀门,将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的;


(三)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从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的;


(四)在生产经营或者作业过程中,停止运行污染物处理设施的;


(五)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的;


(六)污染物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后,排污单位不及时或者不按规程进行检查和维修,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的;


(七)其他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形。


07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控制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三条 排污许可证应当记载下列信息:


(十)存在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情形时的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


第十七条 排污许可证是对排污单位进行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要依据。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一)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控制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08

特殊时段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停止或者限制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三条 排污许可证应当记载下列信息:


(七)特殊时段禁止或者限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第十七条 排污许可证是对排污单位进行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要依据。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二)特殊时段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停止或者限制排放污染物。


09

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数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八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规范化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置标志牌。


污染物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应当与排污许可证规定相符。


实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同时,建设规范化污染物排放口。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数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10

污染物排放方式或者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三条 排污许可证应当记载下列信息:


(四)污染物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等;


第十七条 排污许可证是对排污单位进行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要依据。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二)污染物排放方式或者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11

排污单位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开展自行监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原始监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排污单位应当对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篡改、伪造。


第二十条 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使用、维护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排污单位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的,应当及时报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进行检查、修复。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三)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四)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五)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


(六)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12

排污单位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二十三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如实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污染物排放信息应当包括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行监测数据等;其中,水污染物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还应当包括污水接入市政排水管网位置、排放方式等信息。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七)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13

排污单位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

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二十一条 排污单位应当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格式、内容和频次,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环境管理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排污单位发现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减轻危害后果,如实进行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并报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说明原因。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计入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八)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


14

排污单位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排污许可执行报告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二十二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频次和时间要求,向审批部门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发生停产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


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报告的污染物排放量可以作为年度生态环境统计、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的依据。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每次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未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记录;


(二)未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三)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


(四)未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15

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按日连续处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排污单位应当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按照要求提供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行监测数据等相关材料。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三十八条 排污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复查,发现其继续实施该违法行为或者拒绝、阻挠复查的,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按日连续处罚。


16

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按日连续处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排污单位应当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按照要求提供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行监测数据等相关材料。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 排污单位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17

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六条 排污单位应当向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下称审批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排污单位有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场所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场所分别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原始监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排污单位应当对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篡改、伪造。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四十条 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由审批部门依法撤销其排污许可证,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排污许可证。


18

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二十六条 排污单位应当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按照要求提供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行监测数据等相关材料。


禁止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没收相关证件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排污许可证。


19

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填报排污信息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二十四条 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都很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填报排污登记表,不需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范围名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制定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范围名录,应当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信息;填报的信息发生变动的,应当自发生变动之日起20日内进行变更填报。


违规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四十三条 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填报排污信息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0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拒不停止排放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二条 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根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分类管理:


(一)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或者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的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


(二)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都较小的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范围、实施步骤和管理类别名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拟订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制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范围、实施步骤和管理类别名录,应当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违规责任:

《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2021)》第四十四条 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本条例规定予以处罚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处以拘留:


(一)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


21

未依法取得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正)》第二十一条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当明确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违规责任:

《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正)》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的。


《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第四条《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 第二项规定的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


(一)送达责令停止排污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排污的;


(二)现场检查虽未发现当场排污,但有证据证明在被责令停止排污期间有过排污事实的;


(三)被责令停止排污后,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具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


22

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订)》第十九条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违规责任:

《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订)》第九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23

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产生工业固体废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合规要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正)》第三十九条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以及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促进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并执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