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加强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同时,为加快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工业信息部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通知,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实施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国务院与各省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年度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在2014年3月21日召开的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必须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要强化责任,把燃煤锅炉改造、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等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地区,对完不成任务的,要加大问责力度。
煤电基地跨区输电谋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今年两会的聚焦点。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中东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雾霾持续出现的重要原因。全国70%以上的清洁能源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面临着网内自身电力供应不足、周边电力支援不了和远距离输送不畅等多重困境,造成中东部"缺电"和西部北部能源基地"窝电"现象并存。为此必须加快电力产业向煤炭基地集中布局,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建设特高压电网,促进西部北部能源资源集约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增强中东部能源安全和电力供应能力,控制火电规模和燃煤污染排放,在显著改善中东部地区大气环境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国家环保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中重点综合评估西部煤炭基地采煤及相关产业开发消耗和破坏水资源的问题;应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以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为根据,本着量水而行、以水定产的原则,对自然环境无以为继或严重威胁水资源安全的煤炭能源基地规划、大型项目建设及时做出修订、调整,以从决策源头保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行业是近年获得政策支持最多的行业之一,预计整个环保行业“十二五”投资复合增速约 30%,相关细分行业的增速甚至超过这一水平,且部分细分行业的增长有望持续到“十三五”。预计从 2014 年起,节能环保尤其是环保的投入还会进一步加大。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将超过 5 万亿元。
由于雾霾事件、水污染事件等不断出现,将推动环保政策加速出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量,降低末端排放量,全面提升区域内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增强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